顆粒分析儀器使用手冊(Mastersizer 2000)

今天為大家介紹在研究和實驗中常用於顆粒分析的Malvern Mastersizer2000

使用方法及報告解析方法。

如需以下內容相關文件,請發郵件至info.korea@malvern.com或留言。

1. 概述

1) MS2000是專為將粉末/液相物質懸浮於分散劑中測量顆粒平均大小和顆粒分布而設計的設備

2) 應用Mie理論的激光衍射方法進行測量 (ISO 13320-1)

3) 不考慮顆粒形狀測量與測量物質等體積的球體直徑

4) 可通過兩種分散方式(濕、乾)進行測量

5) 根據容量/用途和是否自動選擇分散設備(Dispersion unit)

– 濕法:Hydro 2000 (G, S, MU, SM, uP)
– 乾法:Scirocco 2000

6) 規格(光學台)

– 測量範圍(2000):0.02 ~ 2,000 um (因樣品性質而異)
(2000E):0.1 ~ 1,000 um (因樣品性質而異)
– 光源:紅色(氦-氖激光:633 nm)
藍色(固態光源:466 nm) – 只有MS 2000具備

7) 典型系統

① 光學台
② 一個或多個樣品分散裝置 (可以同時使用濕、乾法)
③ 電腦系統

2. 分析結果數據解釋與理解

(1) Particle Name:測量樣品的物質名稱
(2) Accessory Name:分散裝置名稱(例如 Scirocco 2000, Hydro S)
(3) Analysis models:計算模式(例如 通用、多重窄模式等)
(4) Sensitivity:計算靈敏度(例如 標準、加強)
(5) Particle RI:測量樣品的折射率(例如 1.52(默認), 1.65, 1.75等)
(6) Absorption:測量樣品的吸光度(例如 1, 0.1, 0.01等)
(7) Size range:測量結果的粒度範圍(例如 0.020至2000.000um)
(8) Obscuration:激光被樣品遮擋的程度(與樣品濃度成正比)
濕法:5~20%(視樣品調節),乾法:0.6~5%
(9) Dispersant Name:分散劑類型(例如 乾法分散、水等)
(10) Dispersant RI:分散劑的折射率(例如 1.33(水), 1.00(乾法分散)等)
(11) Weighted Residual:計算結果與測量數據的符合程度
2%以下:良好,2%以上:樣品折射率、吸光度或分散劑折射率不正確
(12) Result Emulation:使用其他粒度測量方法修改結果
(13) Concentration:固體樣品的體積濃度 % (根據Beer-Lambert法則計算)
(14) Span:樣品的分布寬度(分布越窄值越小)
Span = [ D (v, 0.9) – D (v, 0.1) ] / D (v, 0.5)
(15) Uniformity:D(v,0.5)的絕對差異
(16) Result units:結果單位(例如 體積、表面積等)
(17) Specific Surface Area(SSA):比表面積(顆粒總面積與總體積之比)
SSA = 6 / p D [ 3 , 2 ] (假設顆粒為無孔球形,m2/g)
(18) Surface Weighted Mean D[3,2]:面積平均,Sauter中位數
(19) Volume Weighted Mean D[4,3]:體積平均
(20) d(0.1):整體粒度分布中10%時的大小
(21) d(0.5):整體粒度分布中50%時的大小,為中位數
(22) d(0.9):整體粒度分布中90%時的大小

這篇文章可能已自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