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 an Expert: 瑞特維爾德方法

大約55年前,荷蘭研究員Hugo Rietveld於1966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七屆國際晶體學聯盟(IUCr)大會上提出了一種從粉末衍射數據中精化結構的新方法。這篇名為‘中子粉末衍射峰的線輪廓用於結構精化’的論文於1967年發表在Acta Cryst.期刊上。
瑞特維爾德最初使用來自荷蘭佩滕研究反應堆的中子衍射數據。他的方法在1977年,當該方法也被應用於X射線衍射數據時,才被普遍接受。那一年,IUCr的粉末衍射委員會以第一篇論文的作者命名了該方法。又過了十年,人們才意識到該方法也可以用於定量相分析,從而大大提高了其普及度。
在瑞特維爾德方法中,整個衍射圖案被納入考量,而不僅僅是衍射峰的強度。通過比較測量的和計算的衍射圖案,可以優化晶體結構模型並量化樣品的組成。如今,瑞特維爾德精化(及其衍生方法)被廣泛應用於科學和生產控制中的晶體材料例行定量(例如在水泥或鋼鐵生產中),以及晶體結構的分析。
瑞特維爾德方法的主要優勢
瑞特維爾德方法的一些主要優勢包括:
- 實驗標準與未知物質之間的差異最小化,這對於具有高變異性的礦物樣品的量化非常重要。
- 各個相的晶格參數和反射剖面被精化。
- 由於整個衍射圖而不僅僅是一個或幾個反射被納入評估,定量相分析的準確性提高。
- 包括無定形量的確定。
- 計算顆粒大小。
- 計算化學成分。可與樣品的X射線熒光分析進行比對,以確認兩者結果的可靠性。
- 將其實施到例行過程中(例如在水泥廠的生產控制中)時效果良好。
- 可達成小於1%的量化誤差。
目前可用的結構數據庫包含了大多數常見相,並且可以通過實驗確定的結構數據輕易擴展,例如以CIF或hkl文件形式提供。1
詢問專家
3月30日,我們將舉行第二系列的詢問專家!網絡研討會。在此次網絡研討會中,我們將全力專注於粉末衍射及瑞特維爾德精化。你是否需要新的方法來重新思考材料分析的挑戰,想要提高你的分析技能,或是想知道這種方法能帶給你多少有價值的信息?這次的網絡研討會正適合你。
‘詢問專家’的目標是那些想要提高其分析方法、加深知識的學生、研究人員或教授,或是正在開始新研究並希望了解什麼能改善其數據的人。畢竟,當我們分享所知時,科學進展得更快。
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有關數據收集實踐的基本覆蓋和提示,並回答有關瑞特維爾德精化的常見問題。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askanexpert@malvernpanalytical.com或使用#MPexpert標籤在Twitter上在研討會前提交您的問題和/或數據。我們將在現場網絡研討會中處理一些提交的問題。換言之,這是改善您的定量相分析的最佳方式!
參考文獻
- Emrich, M., Opper, D., XRD for the analyst – Getting acquainted with the principles, Malvern Panalytical 2018, P. 67-68.
這篇文章可能已自動翻譯
{{ product.product_name }}
{{ product.product_strapline }}
{{ product.product_le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