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Micromeritics 突破分析儀是一款具有彈性的氣體輸送及管理系統,可在製程相關條件下達成精準的吸附劑效能特性。其可使用流動式系統為氣體/蒸氣混合物提供可靠的吸附資料。
收集多成分系統之暫態與平衡吸附資料的安全與高度最佳化裝置。突破分析儀可設定多達六個精密質量流量控制器與專用高效能混合閥,為實驗設計提供無與倫比的彈性。卓越的氣體輸送系統設計可確保成分與流率的精準控制,同時將無效體積降至最低。
高品質不鏽鋼管柱可以容納 0.05 至 2.5 克的吸附劑。透過精準、耐用及可靠的熔爐,最高可以達到 1050 °C 的自動化樣品活化。
操作壓力可透過伺服定位控制閥,從常壓調節至 30 bar。恆溫環境室可提供高達 200 °C 的全系統均勻溫度控制,徹底消除冷點現象。突破分析儀安全門鎖系統可確保完整分析期間的操作員安全。
突破分析儀可加裝蒸氣產生器,以便能夠用水等重要探測分子進行實驗研究。突破分析儀可輕鬆連接市售傅立葉轉換紅外線與質譜儀系統,進行氣體識別與定量。

產品特色
-
恆溫環境室可防止蒸氣流凝結
-
全自動環境設計可允許輕鬆進行實驗設定
-
觸控螢幕可允許輕鬆操作儀器及監控實驗條件
-
專用混合閥在氣體混合和最小化系統無效體積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
最多 6 個氣體進氣口與 2 個蒸氣來源可提供廣泛的分析選項,並實現出色的流量控制及多種氣體混合功能
-
自動門鎖可在分析期間及使用者安全性方面確保溫度穩定性
-
新增偵測器及其他選用配件:系統可擴充性允許透過新增偵測器和其他選用配件 (例如質譜儀、GC/MS、額外蒸氣來源、真空啟動裝置,其他配件可根據需求提供) 來逐步擴展功能
-
管柱熔爐:堅固耐用的高溫熔爐,最高工作溫度可達1050 °C
-
電拋光 316 SS 樣品管柱容量最高可達 2.5g,適用於粉末,可針對顆粒或擠出成型樣品提供其他直徑規格

突破吸附動態分析
突破分析是一項強大的技術,可判定吸附劑在流動條件下的吸附容量。相較於靜態吸附測量,動態突破吸附提供許多優點。
- 輕鬆收集多成分吸附資料
- 判定吸附物選擇性
- 複製製程條件
執行突破分析時,樣品製備是在分析製程中防止壓降及突破質量傳輸限制的關鍵步驟。
- 當顆粒之間的間隙空間太小而無法容納氣體流率時,便會產生壓降。
- 當材料的孔大小與吸附物的動力直徑相似時,便會產生質量傳輸限制。
因此,正確確定顆粒的大小對取得最佳結果而言至關重要。

檢查突破溫度
- 完全吸附
吸附劑完全吸附吸附物氣體,致使無法在突破管柱出口處偵測到任何殘留
- 突破
會先在突破管柱出口處偵測到吸附物氣體。氣體會持續吸附;但是吸附劑無法再吸附進入突破管柱的完整氣體
- 飽和
吸附劑已達飽和,無法再吸附吸附物氣體,使其能夠自由穿過管柱

二氧化碳吸附
對沸石 13X 和 5A 以及金屬有機框架 MIL-53(Al) 和 Fe-BTC 進行了單一成分二氧化碳突破吸附實驗。
所有材料均在 30 °C 條件下進行分析,同時流入由 10 sccm 氮氣和 10 sccm 二氧化碳組成的等分子氣流。在進料氣流中還混入了 1 sccm 的氦氣流作為追蹤氣體,以協助確定突破實驗的起點。
下圖為四種材料的突破曲線,其縱軸採用質量歸一化座標呈現。所吸附的 CO2 總質量遵循以下趨勢:分子篩 5A > 沸石 13X > Fe-BTC > MIL-53(Al)。
下表以 mmol/g 顯示所吸附的總量。
物料 | 所吸附的二氧化碳材料 |
---|---|
沸石 13X | 2.94 |
分子篩 5A | 3.52 |
MIL-53 (AI) | 1.23 |
FE-BTC | 2.30 |

產品應用
-
- 天然氣分離
-
天然氣是碳氫化合物與其他氣體的混合物,必須經過純化處理後才能應用於工業用途及家庭供暖和食品烹飪等領域。
- 直接空氣擷取
-
DAC 技術面臨挑戰,主因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偏低且存在濕氣等雜質,而擷取的 CO2 可透過地下封存、商業銷售或轉化為高附加價值化學品等方式,用以抵減碳排放量。
- CO2 吸附
-
發電廠、化工廠及煉油廠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來源,其排放氣體中的高濃度特性通常需要採用與直接空氣擷取不同的操作條件。
- 烯烴 / 石蠟分離
-
是石化產業的核心環節,主要用於生產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聚合物;此類分離程序不僅高耗電,還會增加 CO2 排放量。
- 有毒氣體吸附
-
多孔固體材料不僅用於個人防護裝備,亦應用於開發擷取天然氣或其他製程原料中所含有毒氣體 (包括二氧化硫、硫化氫及二氧化氮) 的技術。
- 水吸附
-
從空氣中採集水分的技術,對於全球許多淡水供應受限的地區可能至關重要,這些地區或因氣候乾旱,或因農業用水需求日增而面臨水資源匱乏的情況。
- 沸石
-
使用沸石 5A、13X 或 LiX 等對氮氣具有高選擇性吸附特性的材料,透過變壓吸附技術,已實現商業化空氣分離與氧氣生產。
- 二氧化矽
-
胺基功能化二氧化矽是一種高效且高選擇性的吸附劑,已應用於 CO2 的直接空氣擷取技術。
- 多孔薄膜 / 整體式吸附體
-
多孔薄膜與整體式吸附體塗覆沸石或 MOF,常用於提升分離製程的操作效率。
- 活性碳
-
汽車燃料系統產生的揮發性有機成分 (VOC) 會由填充活性碳的吸附罐所擷取,進而將這些 VOC 排放量降至最低。
- 多孔氧化鋁
-
氧化鋁 – 負載型離子液體是高效的吸附劑,在天然氣中分離 CO2 方面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 金屬有機框架
-
MOF 作為高選擇性吸附劑,可有效應用於多種嚴苛的商業領域,包括:烷烴與烯烴、烯烴與炔烴、DAC、CO2 與 C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