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溫度 (Tagg) – 什麼是聚合溫度以及如何計算聚合溫度?
使用Zetasizer測量聚合溫度
在動態光散射(DLS)中,可以獲得溶液中粒子的水動力學尺寸和尺寸分佈。這項測量可能會作為時間和溫度的函數來進行研究,或者作為Malvern Zetasizer 軟體中所述的「趨勢」。對於生物蛋白樣品來說,這個溫度趨勢特別有趣:儘管在低溫下蛋白質可能穩定並顯示可重複的尺寸(和散射強度)測量值,但通常在某個較高的溫度 (Tagg)下,蛋白質分子會顯示出寡聚化或聚合的趨勢。發生這種情況的溫度將依賴於蛋白質本身以及緩衝液的組成,通常只有在開始測量時蛋白質均勻時才會清楚地觀察到。
應用說明 “使用光散射研究Recombumin的熱穩定性 – 預測保質期” 中討論了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穩定性的例子,詳見 “Using light scattering to study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Recombumin – predicting shelf life“。
Tagg 如何確定?
確定聚合溫度 Tagg 的傳統方法是查看歸一化的強度相對於溫度的圖表。聚合點是斜率大於10的第一個點,其中斜率包括前5個數據點。這種方法可以修改為查看z-平均尺寸,或者甚至查看多分散性指數。當前的軟體包含兩個擬合算法:
- 單參數(僅計數率)分析
- 多參數(尺寸和計數率)分析
多參數擬合考慮了水動力學 (z-平均) 尺寸和 (衍生) 散射計數率的變化,並且是首選的方法。當前軟件的截圖顯示了兩種分析方法的典型差異。
在Example Results.dts文件中提供的血紅蛋白聚合溫度點的示例中,舊的單參數方法得出38ºC的結果,而新的多參數方法得出42ºC的結果。只要使用相同的方法比較不同的數據集,絕對變化不會有太大影響。要查看任何數據集的這個菜單,請突出顯示記錄,右鍵單擊並選擇編輯結果。
為什麼Tagg 與Tmelt 不同?
聚合溫度檢測聚合的開始;即分子有聚集趨勢的溫度。而融化溫度Tmelt或Tm則是(幾乎)完全變性蛋白質的結果。例如,可以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或圓二色性(CD)來測定,它們可以分別檢測熱容量和總體結構的微小變化。由於光散射對於分子尺寸的微小變化和寡聚化的開始極其敏感,因此聚合溫度 (Tagg) 通常比融化溫度 (Tmelt) 低。
如何設置Tagg的測量?
Zetasizer允許進行溫度對比的自動趨勢測量。要訪問菜單,可以開始手動測量或創建SOP。然後在窗口的左上角選擇測量類型 – 趨勢 – 溫度 – 尺寸,這將從一些默認設置開始。瀏覽菜單項,特別是趨勢序列,其中可以輸入開始和結束溫度以及溫度間隔。勾選「檢查聚合點」旁邊的選項。在「尺寸測量」設置下,提供每一步的平衡時間。我建議勾選「允許僅保存包含相關數據的結果」,即使樣品聚集得相當嚴重(即超過聚合溫度)時也可以保存數據,這可能會有用。
SOP預估試驗長度,這會顯示在趨勢和尺寸測量部分(可能需要點擊其他地方更新計算)。然後SOP或手動測量可以像常規測量一樣開始。
早期文章
若您有任何問題,請通過電子郵件聯繫我: ulf.nobbmann@malvernpanalytical.com。謝謝!雖然表達的觀點通常是作者本人的,但有些部分可能已被我們的編輯團隊修改。
這篇文章可能已自動翻譯
{{ product.product_name }}
{{ product.product_strapline }}
{{ product.product_le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