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實踐:等溫滴定量熱法研究結合相互作用 – 第三部分

以下是使用MicroCal PEAQ-ITCVP-ITC和iTC200系統進行傳統結合實驗的最佳實踐。這是前面博客“最佳實踐:等溫滴定量熱法研究結合相互作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延續。

定期進行ITC效能和驗證檢查

  • 水對水的注射
  • 含RNase和EDTA的ITC測試套件
  • 另一種參考結合測試

在結合實驗前,盡可能進行控制滴定

  • 檢查稀釋熱和其他熱量變化來源
  • 典型的控制滴定是在ITC注射器中的配體被滴定到匹配的緩衝液中,使用與結合實驗相同的ITC實驗參數
  • 控制滴定的熱變化應該是小的、可重複的,並且與結合實驗結束時的熱變化相似(圖1,頂部)
  • 其他控制滴定為緩衝液對緩衝液,以及在ITC細胞中的緩衝液對大分子

圖1:(頂部)原始ITC數據,包括控制滴定(配體對緩衝液)(紅色)和結合實驗(配體對大分子)(黑色)。注意,控制滴定的峰值在形狀和大小上類似於結合實驗的最後幾次注射。

(底部)標準化的熱變化,包括控制滴定(紅色)和結合實驗(黑色)。數據符合一組位點結合模型。

評估ITC原始數據:理想的ITC實驗(1:1結合事件)的原始數據應該是什麼樣的

參見圖1和圖2。

  • 滴定數據圖開始時出現一系列近乎相等的高峰(放熱或吸熱),表示配體與大分子幾乎達到100%結合
  • 隨著實驗中配體注射的進一步綁定點飽和,熱變化減小
  • 當結合完全飽合後,對應於配體稀釋熱的最終峰值應該是小的且可重複的(圖1和圖2)
  • 這種滴定曲線將導致一個S形結合等溫線(圖1底部)
  • 需要在基線噪音之上有足夠的熱變化以獲得高質量的ITC數據
  • 注射的熱量(積分區域):
    • 對於PEAQ-ITC和ITC200:第二個(第一個完整)峰值大於2.5 ucals是理想的
      • 第二個峰值約為1 ucals是數據分析的最小熱量
    • 對於VP-ITC:第二個(第一個完整)峰值大於10 ucals是理想的
      • 第二個峰值約為3-5 ucals是數據分析的最小熱量
    • 低於這個熱檢測範圍,數據會由於較低的信號/噪音比而變得更加嘈雜
  • 原始ITC數據的基線位置(在ucal/sec中)應在參考功率設置的1 ucal/sec以內。如果差異大於1 ucal/sec,可能表示ITC單元髒或參考或樣品單元中有氣泡
  • 原始ITC數據的所有DP值(Y軸)應大於0 ucal/sec
  • 注射後的基線位置應與注射前的基線相同。如果不是,可能是注射間的時間不夠,或者有其他過程導致DP變化,如酶促水解
  • 在整個滴定過程中基線的輕微漂移是正常的。如果有好的積分基線,數據是好的(圖2)。不想要基線中的大跳躍或“臺階”

圖2。高質量的ITC數據。注意整合基線的輕微漂移(紅色)——這是可以接受的。

有關N值從ITC曲線擬合的更多信息

N與總大分子濃度相關,是在數據分析過程中確定的參數之一。重要的是要理解,ITC N值並不總是等同於配體與大分子結合的化學計量比(結合比)。事實上,如果我們使用的濃度正確且100%活性,那麼N值確實等於化學計量比。

另一種表達N值的方法是這個公式:

N = St x [AFcell/AFsyr]

其中St是化學計量比(大分子對配體的結合位點數),AF是生物分子的“活性部分”(活性濃度除以總濃度),AFcell是細胞中樣品的活性部分(通常是大分子),AFsyr是注射器中樣品的活性部分(通常是配體)。

這個方程中的任何三個值都可以改變N,這意味著N是樣品結合比和活性的一種度量。需要知道(或假設)其中兩個值才能得到第三個。例如,如果對化學計量比感興趣,那麼擬合中提供的濃度必須是準確和100%活性的。如果對細胞中樣品的活性(通常是大分子)感興趣,則必須假設注射器中樣品的化學計量比和活性濃度(配體)。

在PEAQ-ITC數據分析軟件包中,您還可以通過將N固定為1(或所需值)並改變細胞或注射器濃度來擬合數據。

如果N低於預期化學計量比,則細胞內活性大分子濃度低於總濃度,和/或活性配體濃度高於總濃度。

如果N為0.5,您的大分子(在ITC細胞中)可能是二聚體,並且每個二聚體結合一個配體。您的注射器中的生物分子也可能有兩個結合位點,而細胞中的樣品有一個結合位點,因此您應該嘗試使用“細胞中的配體”選項來擬合結合曲線。

如果N高於預期化學計量比,則您的細胞中活性大分子濃度大於總濃度,和/或活性配體濃度低於總濃度。

注射器中配體濃度的錯誤會導致N、KD和ΔH測量的誤差,因此計算出的自由能(ΔG)和熵(-TΔS)在結合中的貢獻也會有誤差。細胞中的大分子濃度錯誤主要影響確定N值的準確性。

相關內容

先前文章

 

這篇文章可能已自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