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個 DLS 峰值計算 PDI

PDI-individual-peak

是否可以忽略小聚集峰值來計算 PDI 值?例如,主要顆粒物種約為 100nm,且有一個微小貢獻(強度的 2%)來自於 5 微米的峰。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可以重新計算 z-平均和 PDI,忽略 5 微米峰?或者,是否只可能針對較小的物種計算 PDI?

z-平均強調對較小組分的權重,因為它僅適用於相關函數的初始部分。根據 ISO 方法確定 z-平均,相關函數的擬合延伸至其初始值的 10%。因此,5 微米峰可能只對整體 z-平均有所輕微貢獻。

是否可以在計算 PDI 時忽略峰值?

若要重新處理數據以完全避免 5 微米峰,可能可以通過進入研究軟體並更改擬合中使用的總數據點數(= 通道數)來實現。如果通過只擬合至截距的 10%,則正規化不再顯示 5 微米峰,那麼您的 z-平均將不包含它,這也符合 ISO 協議。
然而,如果 5 微米峰仍然存在,而您仍希望其消失,則可以將擬合範圍減少到更低的通道。例如,只有 50% 的截距,或直到它消失。但請注意,這將不再是符合 ISO 的累積擬合,而是修改過的 “特殊” PDI。適應您的情況後,將不再遵循官方累積 ISO 程序。

關於單個峰值的 PDI,這要容易得多,且無需重新分析:在顯示強度粒徑分佈時,每個峰值都有一個均值和標準偏差。該峰值的 PDI 為標準偏差的平方除以均值的平方。舉例來說,假設峰值的平均大小為 9.3nm,標準偏差為 4.4nm。結果,該峰值的 PDI 為:4.4*4.4/(9.3*9.3) = 0.22。

注意:真正的 PDI 只針對 z-平均!

請注意,來自分佈擬合的 PDI 會與來自累積擬合的 PDI 不同。因為累積是一種強制的單指數擬合,適用於相關函數的一組有限數據。另一方面,正規化是一種具有更多參數的擬合,且適用於更大範圍的原始相關函數數據。

以下是我之前在我們的博客網站上做過的一些評論:
z-平均還是峰值尺寸較好?
– 什麼是動態光散射與 GPC 中的多分散性

如果您絕對想調整擬合參數,您可以 – 在研究軟體中嘗試調整 30 天。然而,這並不推薦,我會建議不要這樣做。除非您對光散射非常了解,然後承擔自己的風險去執行。

附加信息:如何從 PDI 拿到 PDI 寬度?

PDI 寬度作為軟體中的顯示參數可用。它是具有 z-平均均值和 PDI 的高斯分佈的相應標準偏差。以下是方程式。PDI 寬度 = z-平均 * √ PDI。

以往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發電子郵件給我 ulf.nobbmann@malvernpanalytical.com。謝謝!雖然所表達的意見通常是作者的,但我們的編輯團隊可能修改了一些部分。

這篇文章可能已自動翻譯